厭食症的病因學(2)

  • 家庭關係

精神科醫師米鈕慶(Salvador Minuchin)是利用家庭治療的方法來處理青少年厭食症的先驅,他多年來處理厭食症的臨床觀察與治療經驗被他與其同事寫成「厭食家族」一書(心靈工坊出版)。他發現青少年厭食症的家庭通常有四個特徵:僵化的互動模式、情感的糾結不清、對子女的過度保護與缺乏解決衝突的能力。

許多厭食症青少年的父母,都十分寵愛自己的孩子,這原本不是問題,但是當患者有了厭食症狀之後,父母過度關注患者感受,而不敢在個案病態的禁食行為上給予確切的指導與要求,這就讓原本可能可以及早結束的惡夢成為慢性化的精神疾病。

筆者經常用一個比喻告訴父母,患病的青少年(女)被厭食症的惡魔所控制,要驅魔就需要父母同心合力找到最恰當的方式,幫助困惑而且堅持度極高的病人改變行為。但是大多數家長因為情感的糾結,害怕傷了孩子的心,加上從小到大僵化的互動模式,這些原本自我要求甚高的小孩長期被父母尊重與支持,加上從小家中罕見衝突,大家都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拒食的困境,於是放任病人發展出病態的飲食行為。

陷入厭食症陷阱的孩子,堅持度比誰都強,經常出現「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讓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屈服。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被逼著進食就哭,心一軟就讓步;有些堅持度高一點的父母則造成孩子用大鬧大吵的方式回應,也就放棄了;衝突到了極點,孩子使出的絕招就是「你們逼我吃,我就跳樓」。若不是有經驗的治療師指導與加油,幾乎所有父母在絕招之前都只有投降的份了。

當然,這樣的描述並不是要怪罪父母。孩子會生病基本上原因多重,只是有前述四種特色的家庭比較不容易幫助孩子走上正確的方向,早日獲得健康。所以目前幾乎所有研究都建議對於青少年厭食症患者,一定要有家庭的介入。

  • 社會文化

許多研究顯示社會文化的因子在導致厭食症上也扮演某種角色。有證據顯示在美國這樣的國家,媒體在二十世紀中後期不斷在推廣「瘦就是美」的美學觀念,五十年代的花花公子封面女郎或者美國小姐的體重,雖比較輕但與一般女性相去仍不遠,但到了八十年代末期,這個差距就十分顯著,以至於大多數正常女性看到媒體上的圖片,都會覺得自己比流行趨勢胖太多了。

也有在非洲南部的跨種族研究顯示,白人族群的厭食症盛行率與歐美社會相近,而當地黑人族群則罕見這個病症。眾所周知,非洲黑人社會基本上還不是很流行瘦身的文化,這個現象讓專家們覺得厭食症的流行或發生可能真的受文化很多的影響。

        總之,我們對厭食症的理解,與其他慢性身體或心理疾病一樣,仍有許多不容易解答的謎,但令人欣慰的是,有效的治療方法還是存在。

瘦到上癮—厭食症(Part III) 有 “ 2 則迴響 ”

  1. 感謝陳醫師對瘦癮症的精闢見解,我們正陷於此泥沼中無法自拔,152cm 23kg, 還有精力再跟食物對抗,能如何幫助她,能如何尋求您的協助?

    1. 今天(3/25)下午我最後一次在松德院區看飲食疾患特別診,如果可以來,我先做初步評估,再給你們建議。她(他?)體重這麼輕,也可以先看內科或小兒科,看是否有生理上的問題(電解質不平衡、心跳血壓過低等),先做初步的治療矯正後,再來看可能更好。

發表留言